第十六期:粮食主产区惠农政策实施绩效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 2012-05-16   浏览次数: 527

  邹薇      康小兰*

(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南昌 330045)

摘要:实施强农惠农政策,增强农业的社会供养功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之后我国的一项重大政策。本文以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江西为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投入产出模型以及DEA分析法分析粮食主产区惠农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1)“黄箱”政策中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对我省农业反哺效果明显;(2)间接反哺在江西省反哺力度少且反哺效果欠佳;(3)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与农业产值的增加高度正相关。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用足“黄箱”政策,加大直接惠农力度;(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开展间接反哺;(3)合理分配反哺资金,实现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惠农政策;绩效分析;江西省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benefiting-farmers policy i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Based on data from jiangxi Province

Zou wei, kang xiao-lan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institution,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45 P.R.C)

Abstract: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of benefiting people, increasing the social supporting function of agriculture and ensuring our country's food supply is an important policy after stepping into the middle of the industrialize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all kind of nurturing ways in Jiangxi province to demonstrate which is the most efficiency one. The demonstration take respectively 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Gray relevance model; input-output model, DEA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c measure for the return-nurture. The result shows that:(1)Direct food subsidies and superior grain allowance in Amber box policy which have the effects on agriculture obviously;(2)indirect subsidies are insufficient, and have few influence. (3) there is a positive collection between farmers' net income and production. Then,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1) make good use of Amber box policy.(2)operate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3)allocate all the nurturing funds reasonably.

Keywords:benefiting-farmers policyproficiency analysisJiangxi province


    1.引言

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多个惠农“一号文件”,构成了国家惠农政策的丰富体系。我国实施惠农政策的首要政策目标是增强农业的社会供养功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而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从国家长远战略考虑,构建完整、有效的国家惠农政策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主产区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阵地和惠农政策的重点区域,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惠农政策。以江西为例,作为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和南方水稻产区的代表,是建国以来全国两个从未间断向国家贡献粮食的省份之一,是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的重要省份。因此,依据粮食主产区的目标定位,实施好各项惠农政策对提高粮食生产、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动态把握各类惠农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并相机采取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2.粮食主产区惠农政策实施效果的计量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惠农措施主要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产业化投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补贴、农业技术服务补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如水利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投入)等。

本文选取江西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为惠农措施,与农业产出之间进行关联度分析;运用投入产出法,评价各种惠农措施投入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农业产出的影响;运用DEA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各种措施在江西省各地区的实施效果。

2.1 灰色关联分析

根据从中国农业信息网、江西省人民政府网站、江西省财政局网站以及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中国财政统计年鉴和江西统计年鉴搜集的2004年至2010年江西各种补贴以及粮食产量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农资综合补贴在2006年才开始在江西实施,所以为保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时,假设20042005年的农资综合补贴分别为0.010.011万元。这对分析结果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另外,由于2010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导致农田水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所以随后的补贴金额也相应增加。表1中,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资金之和可以理解为惠农政策的规模。图2为我国惠农资金投入与农业产值对比关系图。

1   2004-2010年江西省各类惠农措施资金额度           单位:万元

年份

农业产值

粮食直补

良种补贴

农资综合直补

农机具购置补贴

农田水利建设

2004

4910558

49900

43900

0.01

792

3000

2005

5104715

51400

44700

0.11

1700

2000

2006

5571936

60900

45000

47500

3000

10000

2007

6212597

61000

44500

99200

10200

20000

2008

6943243

61400

65500

244100

20750

23000

2009

7297223

60200

66000

235900

51655

26000

2010

8013643

61000

68600

244000

54000

756300

 

2  江西省惠农投入与产出关系

从图2可以清晰的发现,自2004年减免农业税以来,随着惠农规模的不断增长,农业产出也不断增长。同时,还可以发现,20052007年期间,农业产出增幅大于投入增幅;20072008年期间,投入增幅小于产出增幅。2009年,反补农业规模从总量上是增加的,但相对其他年份增加量减少,农业产出增加量也相应的减少。2010年,虽然反补规模增加量仍然处于减少当中,但农业产出增加量却有所提升。为了测定江西省获得的反补政策投入与农业产出之间的关系,有必要进行计量分析。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法对此加以分析。

运用灰色关联法中邓氏关联度的计算公式:

分辨系数 =0.5  结果精确小数点后4位小数。

                  2    惠农措施关联度分析结果

反哺措施

关联度

综合排序

良种补贴

0.9999

1

粮食直补

0.9999

1

农机具购置补贴

0.9985

2

农田水利建设

0.9732

3

农资综合补贴

0.6114

4

2的数据结果直观表明,各项惠农措施均与我国农业产值有较高关联度。其中,我国农业产值的增加与良种补贴、粮食直补政策相关度很高;农机具购置补贴、农田水利建设、农资综合补贴投入的增长与我国农业产值增长的关联关系稍弱。这很大程度上说明,提高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对提高农业产值具有极高的积极作用。

2.2 投入产出分析

WTO农业多边协议的框架下,农业补贴中包含“绿箱”和“黄箱”政策。“绿箱”政策大部分是对农业科技、水利、环保、基础设施等与生产挂钩的投入;“黄箱”政策主要是指那些容易引起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政策措施,如对粮食提供的价格补贴,政府对农业生产要素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根据“黄箱”和“绿箱”政策的含义,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列为“黄箱”政策投入,把农机具购置补贴以及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列为“绿箱政策”投入,同时把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作为农业生产的一种投入;以农业产值作为产出,进行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模型:

式中, 代表农业产值, 代表农民人均纯收入, 表示“黄箱”政策投入, 表示“绿箱”政策投入。江西省20042006年有关数据如表3所示。

     3   江西省2004-2006年农业投入产出情况          单位:万元

年份

农业产值

农民人均纯收入

黄箱政策

绿箱政策

2004

4910558

0.295256

90039

3792

2005

5104715

0.326553

96210

3700

2006

5571936

0.358472

153400

13000

2007

6212597

0.409782

204700

30200

2008

6943243

0.469719

371000

43750

2009

7297223

0.507501

362100

77655

2010

8013643

0.578856

373600

810300

根据表3数据,运用OLS方法处理得到如下模型:

  

T (16.42)   (3.796)   (2.519)   (1.633)

R2=0.998   R2 (A)=0.997  D.W=1.7  F=740.135

    分析上面的回归方程可以发现,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调整后的拟合系数达到了0.997,表明该方程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在该模型中,解释变量X1X2均显著,但变量3对被解释变量不显著。通过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几个结论:第一,农民上一年的人均纯收入产出弹性为0.47,表明农户私人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增长有积极作用,农户私人投入是指农户种植粮食的意愿,一旦农户自愿进行粮食生产,这有利于增加粮食产值;第二,农业反哺的“黄箱”政策产出弹性为0.072,表明政府对农业的直接投入对农业产值的影响是显著的,“黄箱”政策的反哺规模每增加1%,农业产值平均增加7.2%。惠农政策中的“黄箱”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提高这三者的投入对提高农业产值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正好说明以直接的刺激方式给农户一定的补贴,让农户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补贴,对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具有显著效果。第三,“绿箱”政策投入对我省农业产值的影响不显著。惠农政策中的“绿箱”政策包括农机具购置补贴、农田水利建设,通过调查,广大农民对农机补贴政策都听说过,但是认识并不到位,许多农民只知道有补贴,不知道补贴的标准、种类以及如何办手续等,同时部分农户对补贴政策还存在着怀疑的态度。对农田水利建设这种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持观望的态度,导致农业投入与回报不能同比例增长。

3.3 DEA分析

为了评价惠农政策在江西省各个地区的实施效果,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base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进行分析,从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中的每个市挑选1个具有代表性的县作为决策单元,采纳当前DEA方法中使用最广泛的C2R模型:

                                                  (1)

                                                    (2)

式中, 是输入变量, 是输出变量。此为决策单元 DEA模型。其中,S-S+是剩余和松驰变量。

输入输出数据结构如下:

求解第 个决策单元(县)相应的DEA模型,得到相应的 。若其最优值 =1,说明决策单元 DEA有效,否则说明非DEA有效,而且 值越小,说明其相对有效性越低。这样就可以根据 值的大小对11个样本(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进行比较。但对于同为DEA有效的情况,C2R模型无法再将它们排序。

本文从各县市农业局、财政厅调查得出2010年各县输入指标(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详见表4。运用2011年江西省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计算11个县的输出指标(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粮食种植面积)见表5,根据关系式得到DEA的计算结果,汇总于表6

4   样本县(市)2010年粮食生产与农民人均收入

县(市)

粮食总产量/

农民纯收入/(元/人)

粮食种植面积/公顷

南昌县

788575

7400

124588

浮梁县

160844

6518

26554

上栗县

150640

6778

22920

都昌县

388518

3482

67108

分宜县

150527

7245.1

28134

贵溪市

350842

6596.8

64249

安远县

108153

3159

19791

丰城市

931748

6525

157908

上饶县

162430

3068

30357

吉安县

425953

3205.5

75123

南城县

270808

6490.8

37605.3

            5 样本县(市)2010年农业补贴         单位:万元

县(市)

粮食直补

良种补贴

农机具购置补贴

农资综合补贴

南昌县

2159.71

2315.58

2968

8455.8

浮梁县

370.21

448.05

463

1449.47

上栗县

329.29

368.65

125

1289.26

都昌县

849.34

1119.57

475

3325.4

分宜县

431.98

477.49

194.4

1691.33

贵溪市

1070.97

1168.79

483

4193.13

安远县

365.7

396.58

613

1431.82

丰城市

2498.42

2674.94

3079

9781.97

上饶县

441.45

561.47

138

1728.38

吉安县

1257.8

1340.93

794

4924.62

南城县

610.82

665.33

446

2391.53

                6  分县市各种惠农政策效率的DEA评价结果

县(市)

规模不变下的技术效率

规模可变下的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规模报酬

南昌县

0.865

1

0.865

Drs

浮梁县

1

1

1

上栗县

1

1

1

都昌县

1

1

1

分宜县

0.948

1

0.948

Drs

贵溪市

0.884

1

0.884

Drs

安远县

0.803

0.930

0.863

Irs

丰城市

0.949

1

0.949

Drs

上饶县

1

1

1

-

吉安县

0.901

0.937

0.961

Drs

南城县

0.996

1

0.966

Drs

注:表中数据根据DEA 模型计算结果整理而成;

表中Irs表示规模效益递增,Drs表示规模效益递减。

6显示,从DEA评价结果看,安远县为规模报酬递增,其他10个县均为规模报酬递减。从技术效率来看,在7DEA无效的县市中南城县、丰城市、贵溪市、分宜县、南昌县的规模可变下的技术效率值为1,说明这些地市的惠农政策技术上是有效的,也表明了我省现有的农业惠农政策体系整体上是比较先进的,对农业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规模效率看,规模效率值越接近1,农业投入越接近最适规模;规模效率低则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上,农业生产的投入要素没有达到最佳规模。都昌县、上栗县、浮梁县、上饶县是高效的,达到规模收益最大化,其他县市的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919,接近于1,也比较高,表明我省现有的惠农政策体系下,农业生产规模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从总体上看,以上11个县市中,浮梁县、上栗县、都昌县、上饶县是有效率的,其他县市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规模报酬递增的县市,如果加大农业投人,仍能对农业产出的增长发挥作用。而对于农业生产的投入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的地区,说明在这些地区继续增加投入量不可能带来农业总产值以及粮食产量的同比例增加,这些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规模偏大,土地利用比较粗放,如果适当控制农用地规模,其效率还会进一步提高。因此要想提高农业产出,还必须走集约化道路。

4.结果与建议

4.1 主要分析结果

从上述分析结果来看,各种反哺措施对推动农业发展的效率相关性是不同的。总体来说,作为“黄箱”政策的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对农业的反哺效果明显;其他反哺措施的效果相对较差。从地区层面上看,相同的反哺政策在不同县(市、区)实施的效果存在差异。

4.2 若干建议

第一,用足“黄箱”政策,加大直接反哺力度。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以及农资综合补贴等“黄箱”政策,属于对农业的直接反哺。通过对粮食生产的直接补贴,让农民看到种植粮食所带来的直接好处,有利于引导农民增加粮食生产。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大直接反哺的资金投入,实现直补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功效;平衡农资综合补贴与物价水平的增长,做到农业要素价格补贴能在物价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吸引种粮农户。

第二,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展间接投入。在江西农机具购置补贴、农田水利建设等“绿箱”政策补贴额度小,对普通农民没有很大的吸引力,仅对种粮大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鉴于这种情况,应重视间接反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并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化经营成果。

第三,合理分配反哺资金,实现效率最大化。将反哺资金的分配与前期反哺政策实施效果的动态检测结果挂起钩来。对于效果明显且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的县市,要继续给予适度支持;对于规模效益递减的县市,应在综合分析考察实际情况及其原因的前提下,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           TrevorA.,& ReeveFactor Endowment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614(1)30-53

2.          朱四海.工业反哺农业理论框架与应用分析[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          马晓河,蓝海涛,黄汉权.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调整思路[J].管理世界,2005,(10)

4.          陈凤荣,汤志平."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6)

5.          柯炳生.工业反哺农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5,(3):29-32

6.          刘宁.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类型、切入点及方式分析[J].农村经济,2005,(12):14-17

7.          任保平.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工业反哺农业的制度创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3(5):69-72

8.          简新华,何志扬.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43(5):27-35

9.          李富忠,陈凯.工业反哺农业的世界经验及启示[J].中国流通经济,2006,20(4):31-34

10.       宋德勇,姚洪斌,郭涛等.工业与农业相互依存的内生增长模型——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基础[J].经济学家,2007,(4):88-96

11.       向阳.中国工业反哺农业实现机制的构建及政策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

12.       朱志良.工业反哺农业的优化规模与结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9

13.       吴连翠,陆文聪.粮食补贴政策的增产增收效应—基于农户模型的模拟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0-66

樊端成.农民就业多元化与工业反哺农业的着重点[J].农业经济,2011,(6):57-59.[